顯微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Micro.FT承)是紅外顯微鏡與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顯微分析技術。高通量的FTIR光束被高精度地聚焦在樣品微小的面積上,獲得可用于分析的紅外光譜。
實際應用
2 快速鑒別珍珠粉/皮革真偽鑒定
2 紡織品中混合纖維材料成分分析
2 在法庭科學中可用于微量物證鑒定
2 膠鞋底有白色固體粉末狀異物
2 EVA發泡墊內部有白色片狀異物;
2 按摩頭表面有白色粉末狀異物;
2 中片材表面有黑點
技術優勢:
2 該技術靈敏度高,使用極少量樣品就可得到完美的紅外光譜圖,檢測限可達lng,有時達pg數量級
2 可不破壞樣品,直接對微小樣品或不均勻樣品的微區進行分析。在生物學、醫學、礦物學、材料科學、法庭科學等領域中都有重要應用
2 分析樣品廣泛:紙張、木頭、塑料、橡膠、纖維等等
應用案例:
A客戶有向B公司長期購買混合纖維材料,用于加工產品,但是20年11月賣給C公司的產品質量卻大不如前,C公司懷疑A公司欺詐。A公司表示很冤枉,遂找到本公司對產品進行分析。
復合纖維花樣繁多、組合各異,使得其在定性鑒別時具有較大的難度,目前復合纖維、混紡纖維、微量纖維等纖維普遍存在微區定性困難的情況,公司實驗人員采用纖維紅外進行分析。
第一步:首先通過顯微鏡觀察纖維橫截面形態,與廠方的介紹進行對比,判斷纖維樣品的種類,選取截面形態明顯的復合纖維,進行后續的成分分析試驗。(注1號為無問題纖維,2號為有問題纖維)
1號纖維橫縱剖面顯微鏡圖
2號纖維橫縱剖面顯微鏡圖
第二步:纖維紅外分析纖維成分
1號樣品紅外光譜圖
2號樣品紅外光譜圖
結論:
1號樣品根據其主要吸收譜帶及特性頻率3040 cml、1724 cm-1、1242 cml等,并結合譜庫檢索結果, 推斷該物質為聚酯(PET)。
2號樣品根據其主要吸收譜 帶及特性頻率2925cm-1、2868 cm-1、1471 cml等,并結合譜庫檢索結果,推斷該物質為聚乙烯(PE)。
最后證實B公司提供給A公司的原料與發貨單不一致,B公司承擔C公司經濟損失。